随着孩子的生理成长,他们开始渴望自由和独立,希望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方向。他们开始关注精神需求,渴望被理解和尊重。如果家长过于强迫孩子做事,孩子会感到被任人摆布,觉得委屈。进入小学5、6年级后,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个性更加独立。当父母的观念与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时,孩子会产生排斥心理,自然而然地拒绝外界的建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过于霸道或过度宠溺,孩子容易出现叛逆行为,变得越来越自私和不听话。
6年级孩子的年龄大多在12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逐渐步入了青春叛逆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听话。有事不愿和父母交流,和同龄人诉说又怕被耻笑,所以他们感觉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
他们的情感很脆弱,最容易冲动,做事也很莽撞,后果意识能力差。他们虽达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常常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经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当面对6年级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要学会倾听和理解,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随时向你倾诉,分享他们的困惑和疑虑,你会用心倾听。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即使你不总是同意他们的看法,也要给予他们表达的权利,这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处于叛逆期萌芽的6年级孩子好胜心强,但自控能力差。当遇到挫折后很容易使用攻击行为,把敌对情绪直接发泄到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上。可能仅仅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造成孩子冲动、发脾气。
孩子们总想通过说话、做事证明自己长大了,他们最爱说的话就是“我能行”、“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知道”、“不用你们管”。在他们心目中,对家长、老师的言行提出质疑、表示反对。
家长给予6年级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做武断性的决策。关于孩子的事情,尽量做到征求和尊重他,比如使用这样的语言: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当知道孩子的观点、实施方法、实施时间后,家长再进行分析与判断,对孩子想法的不正确或者是欠妥的部分要以研究探讨的语气和他交流,帮助孩子实现独立人格的确立。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就算商量失败,但感情氛围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是能够进行后期的沟通的。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经常犯的错误是,不但问题没解决,还破坏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气氛,阻断了再次感情沟通的桥梁,失去今后解决问题的机会。最后只能感到无奈甚至抱怨,而孩子根本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