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方法,朗读课本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词句,理解文章。朗读课本也是有技巧的,盲目的朗读课文,不会提高学习效率的。
小学生读课文的方法
1、带着语文去朗读。在阅读语文课文时要带着疑问去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索问题,做到课文基础性的理解为佳。
2、补充阅读。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当前学期课文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是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作为教学的一种补充。
3、标注重点知识。在阅读课文时,学生们会遇到生字、生词是再正常不过的。可用标注的方法标记,并针对标记的生字、生词进行注音或注解,已达到提升记忆的作用。标注,不仅是标注生字生词,还可以标记词句重点、中心思想和自己喜欢的语句。必要时可将这些标记的语句进行记录,作为写作时的素材,还可以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
4、要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课,应该努力让学生自主读书,但自主不等于放任,阅读与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字词语言思维等阅读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长期的训练。
5、有条理的整理知识点。很多学生认为读课文只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过程,其实不然,要养成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梳理其中的知识点,一边进行阅读,才是能够将阅读发挥到最大效果的读书习惯。从一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整理、分析,到后期潜移默化的习惯养成,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一环。
导致孩子阅读困难的原因
1、识字量少。很多家长觉得,小学之前包括幼儿园阶段,以玩为主,不要求识字写字。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孩子的识字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长时间坚持不懈的积累过程。
2、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家长对孩子无限溺爱,很多原则性问题没有坚持,给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孩子觉得图画书不好看,要求玩手机,家长给了手机;孩子晚上十点钟不睡觉看电视等等,给孩子养成了坏习惯。
3、没有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在学校全靠老师,教不好是老师的责任。